黃河新聞網訊(記者侯津剛 周昱麗)“任何時候中國都不能缺少制造業?!?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我國的制造業門類非常齊全,現在要努力的,就是全面提升,過去的中低端要向上走,布局高端。高質量發展就要體現在這里。任何時候中國都不能缺少制造業?!?/p>
今天,以創新賦能的山西制造業,在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在多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轉變,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形成,為全省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走進“兩會”現場,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呂春祥再一次為“碳纖維”發聲——“建議支持山西碳纖維生產從國家航天領域的‘保障基地’成為有影響力的‘產業基地’,讓山西以碳纖維為代表的碳材料走向全國,走向世界?!?/p>
圖為全國人大代表呂春祥
碳纖維是一種新材料,在工業界享有“黑色黃金”的美譽,其密度只有鋼的1/4,強度是鋼的5-10倍。作為科技工作者,呂春祥深知,新材料產業是建設制造強國的基礎。從第一代碳纖維產品“跟蹤、仿制”,到第二代產品“在自主體系建設上邁出關鍵步伐”,再到如今提出“實現自主體系建設”的跨越,二十多年來,他始終致力于碳纖維的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成為國家突破碳纖維領域“卡脖子”技術難關的領軍人物?,F在,山西碳纖維產業發展走在了全國前列,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和太鋼集團合作研制生產的碳纖維產品在全國具備技術和產品優勢?!拔覀兪菄液教祛I域‘用得上、靠得住、離不開’的保障基地?!眳未合樽院赖卣f。
在北京冬奧會上亮相的國產碳纖維雪車,其主體結構與殼體材料的碳纖維使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和太鋼集團合作研制生產的碳纖維產品。
作為兩屆全國人大代表,呂春祥每次上會都要帶上山西的碳纖維產品,對他來說,碳纖維就像自己的孩子,他要將這張“山西制造”的新名片發給更多人,讓大家認識它、支持它。
“山西的產業發展環境越來越好,對創新、對人才提供了很多支持,為打贏碳纖維攻堅戰提供了保障?!眳未合樵诎l言時深情地說,“我們必須要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自立是不求別人,自強則是要超越別人,更要有高水平的發展信心,堅信一定可以實現目標?!?/p>
圖為全國人大代表朱少輝
全國人大代表、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太重)太原重工技術中心風電所技術專辦朱少輝領頭研發的風電機組正在祖國大江南北隆隆作響,把源源不斷的風能轉化為電能輸送到千家萬戶,更讓“太重制造”有了新內涵。
作為新中國自行建設的首個重型機器廠,太重憑借過硬的實力和創新的理念,產品始終在全國乃至全球“領跑”。近年來,太重不斷提升傳統產品智能化水平,為大型礦用挖掘機械、擠壓鍛造機械等“大塊頭”裝上“大腦”,讓“制造”變“智造”,不斷“解鎖”新領域,進軍軌道交通、海洋裝備、風電裝備等,交出亮眼成績單。
礦用挖掘機、起重機榮獲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太重的軌道公司等7家企業入選國家級和省級“專精特新”名單;取得了核電起重機抗震計算、挖掘機5G遠程操作、“一鍵煉焦”等一批原創性成果……“在近年來全省濃厚的創新氛圍中,太重堅持‘把創新當使命,視創新如生命,抓創新要拼命’,取得這樣的成績并不偶然?!敝焐佥x說。
秉承創新理念,朱少輝和他的團隊為太重進軍新能源領域不斷“探路”。經過持續技改創新、攻堅研發,太重在風電領域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產品大型化、智能化讓風電機組發電的成本越來越低。2022年6月,憑借在高端裝備制造和風電裝備領域的突出優勢,太重集團當選兩條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成為山西唯一的“雙鏈主”企業。
“下一步我們將抓住全省重點產業鏈發展契機,努力促進風電產業裝備的關鍵零部件以及整機制造進一步提質增效,推動我省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鏈、產業集群更高質量發展?!敝焐佥x說。
太重集團研制生產的5.6MW陸上風電機組機艙。
從材料到裝備,從科技創新到延鏈成群,山西不斷迭代更新的制造業,正持續為高質量發展構筑新支撐,使山西在新征程上更加主動、更有優勢,推動山西經濟華麗轉身、行穩致遠。
責任編輯: 吉政